标题: 观念摄影:房间画像VS撒切尔的微笑【13P】 [打印本页]

作者: lshen321    时间: 2014-10-25 07:03
标题: 观念摄影:房间画像VS撒切尔的微笑【13P】
这些都是看起來并不陌生,却又会令你不得不停下几秒,才完全掌握的照片。來自摄影师 Menno Aden 的作品《房间画像》(Room Portraits),將日常熟悉的空間,以天花板角度拍攝,制造出独特的画面。

[attach]474518[/attach]

[attach]474519[/attach]

[attach]474520[/attach]

[attach]474521[/attach]

[attach]474522[/attach]

[attach]474523[/attach]

[attach]474524[/attach]

[attach]474525[/attach]

“撒切尔效应”

  “撒切尔效应”又称“面孔倒置效应”,这个的有趣的效应是1969年由罗伯特?殷(Robert Yin)在实验中首次发现的,即把所有类型的客体旋转180度呈倒置后,人们对这种图像的加工能力比他们正立的时候均有所下降,而面孔加工受到倒置效应的 影响程度比其他类型的图像更加严重,因此称为“面孔倒置效应”。后来许多研究也都发现,人们对倒置刺激比正立刺激的反应更慢,正确率也更低。在撒切尔效应 里,当面孔倒置后,我们还能认出是撒切尔夫人的脸,但是我们却发现不了眼睛和嘴都是正立的,这就说明我们加工面孔时首先是快速的整体加工。

[attach]474526[/attach]

[attach]474527[/attach]

[attach]474528[/attach]

[attach]474529[/attach]

[attach]474530[/attach]

  仔细观察上面的摄影作品,有没有发现一丝异样?将头像正立过来之后你就会发现照片中的脸完全不是正常的面孔,五官的位置都被打乱了。

  这组摄影作品来自荷兰摄影师 Anuschka Blommers 和Niels Schumm,他们在为Dove ad campaign完成拍摄工作时利用面孔知觉中著名的“撒切尔效应”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倒立的面孔比正立的面孔更难以识别,在正常状态下,一旦人的面部特征发生变化,我们能够立即加以识别;但在倒立状态下,我们一时之间就很难感觉到异样。









欢迎光临 (http://ftp.zasq.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