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了不起的盖茨比》生如烟花绚烂短暂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0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英文名着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是美国中学教材必选内容(大家想想自己的教材的就能明白)。作者菲茨杰拉德的文采飞扬,电影拍了好几版还是难以表达出原着的悠长复杂的意味。于是,澳大利亚导演,巴兹·鲁赫曼再次联手莱昂纳多,凯瑞·穆里根重磅推出新的一版。
  这一版导演打着“最忠实于原着”的大旗,影片总的感觉还是较好的再现了原着风华绝代,没有出格的地方,许多经典的意象也得到了再现,比如蓝色广告牌上充当上帝之眼的那双眼睛,豪宅外一直蔓延到海上的绿光,奢华无度纸醉金迷的宴会。毕竟此文写在该片国内上映之前,我只看到网上抢先版,不知道3D效果如何。巴兹大导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后现代激情版》,到《红磨坊》,到《澳洲乱世情》,再到如今这部,每部片子的画面色彩都堪比油画,十分绚丽,细节处理很到位,对于观影者这是很大的享受。小李的演技是很有张力的,觉得这片里男演员的演技比女演员高一截子。Gatsby举手投足间所体现出的混迹于上流社会的优雅潇洒姿态,在Nick家中等Daisy时候坐立不安的神态,还有Gatsby在剧中第一次正脸特写的时候,身穿黑色西装的小李手拿白兰地,脸上是标志性的秒杀观众的微笑,身后的豪宅上空礼花恰到好处的绽放,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蜘蛛侠心理,于是蜘蛛侠决定蜘蛛跟从罗密欧,之后基情地久天长。艾玛,跑偏了。咳咳,是Nick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Gatsby,满脸惊讶。不得不说托比·马奎尔和小李这一对好友默契很足,所以片子看着看着就让腐人想别的去了。
  影片前部分节奏不太紧凑,不知是不是剪辑的问题,中间往后比较好,最后又显得有些仓促。片中直接使用了大量的原着的句子,以Nick的独白形式贯穿全剧,总有点有声书的错觉。很多句子还进行了改动,确实原文句子比较长,导演可能出于电影节奏的控制,但又要最大发挥原文的作用。只看电影的话,还是比较连贯的,若是和原着一比则有些支离破碎的感觉。例如Nick第一次从Daisy家会自己家时,Nick远远地不太清晰地看到Gatsby,独白是”And something told me it was Mr.Gatsby. He seemed to reaching towards something out there in the dark. Thegreen light.” 相对来说,在原着中则是一大长句,”he stretched out his arms towards the dark water in a curious way,and, far as I was from him, I could have sworn he was trembling. Involuntarily Iglanced seaward--and distinguished nothing except a single green light, minuteand far away, that might have been the end of a dock.”(他突然做了个动作,好像表示他满足于独自待着——他朝着幽暗的海水把两只胳膊伸了出去,那样子真古怪,并且尽管我离他很远,我可以发誓他正在发抖。我也情不自禁地朝海上望去——什么都看不出来,除了一盏绿灯,又小又远,也许是一座码头的尽头。)毫无疑问,对于电影来说这一段不是重头的独白若是全部保留则会显得冗长,所以导演只留下了主要成分。这对于改编来说是可以体谅理解的,毕竟难以对原着进行分毫不动地再现。除了缩短句子,有时还变换了句子出现的位置。比如Nick有一段对纽约生活的感觉 “I began to like New York, the racy, adventurous feel of it at night, and thesatisfaction that the constant flicker of men and women and machines gives tothe restless eye.”这句话在原着中出现在Nick在Gatsby的豪华party上见到了Gatsby本人之后的想法。而在影片中却放在了开头不久Tom与Nick与几个女人寻欢作乐时Nick的想法。从台词的连贯上看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好像与Gatsby少了些联系,Nick当时刚到纽约不久,一次享受就喜欢上纽约似乎有点急促。导演或许是为了照顾电影节奏吧。一部电影有独白不算什么,但是量大就有了偷懒讨巧之嫌,毕竟电影还是通过剧情画面来讲故事的,而直接用独白容易让观众忽视画面,而且有了独白就可以省去不少画面。
  另外一大缺憾就是少了Gatsby父亲这一角色,本来是他父亲来告诉Nick Gatsby的过去,并且只有二人参加了Gatsby的葬礼,电影中变为Gatsby的自白,然后无人参加葬礼这一段没有突出,仅是说明Daisy已逃之夭夭。所以只剩Nick在豪宅怀念Gatsby,使得剧情衔接不是太好,又好似在说异性恋都是冲动,只有基友是真的爱你。此处省略一千字。剧中也有几处不错的增加的情节。比如Nick是在对心理医生讲述这故事,显得展开很自然,和独白一直结合在一起。还有Gatsby和Tom的飙车戏,既增加了看点,又反映出两个男人为了女人较劲的心理。Gatsby被杀的时候Daisy拿起听筒,Gatsby以为是Daisy的电话实际是Nick的(再次说明基友是靠谱滴!),脸上的笑容还没淡下去,脑子里还憧憬着今后的理性生活的Gatsby被人杀了,死在泳池中。这情节的添加使得Daisy的形象更完整一些,也让Gatsby的死更加悲凉,死的时候还沉浸在自己的梦里,让观众也不免随之为他叹息。
  如果说小李演的Gatsby年纪有些大,(菲茨杰拉德在Gatsby身上加入很多自身的影子,所以Gatsby应该岁数在30岁左右)那么扮演Daisy的凯瑞·穆里根实在有些太嫩了。而且原着中描写的Daisy是黑发。凯瑞在《成长教育》里的深色的褐发很好看,不知为什么这回采用的金发,而且脸上还加了一个痣,难不成怕她太清纯不成熟不俗气么?不过凯瑞的首饰服装很是华丽丽,普拉达,蒂凡尼等等大牌奢侈品加身,使得那个年代的时髦形象得以重现。我觉得原着里Daisy是个美丽而自私势利的女子,片子中的是个涉世未深,柔弱有些傻但是又现实的女人。那个年代女性没有什么地位,总体还是依附于男人的花瓶,嫁得有钱人便可以享一辈子福,片中Daisy对自己的女儿说过一句:”I’m glad it’s a girl. And I hope she’ll be a fool-that’s the best thing a girl canbe in this world, a beautiful little fool.”这句话即使Daisy对自身的命运的自嘲,又透着些无奈。她也有想法,或许也有梦想,但是她只是一个女人,没有独立地位的女人,所以她除了依附男人以为别无选择。因此看过这部片子似乎对Daisy能多一丝同情,而不是厌恶。
  美国在一战结束大萧条开始之间的飞速发展约十年的时间被菲茨杰拉德称为是“爵士时代”,他自己是这样描述的:“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爵士乐在那个年代非常流行,是当时流行音乐的主流方向。在影片中的配乐都加入了不少爵士乐元素。虽然有首Jay-Z的hip-hop,但和剧情融合的还是很好的,没有格格不入的感觉。毕竟音乐和配乐都沿用了《红磨坊》的主要人员,质量怎么能不好。
  最后,还是回避不了梦想破碎这一点,尽管就这一点就可以写几万的学术论文,但是原着和电影的主旨都是为了表现这一点,爱情故事只是一个外壳。爵士时代就是一个上流社会纸醉金迷,享乐主义盛行,经济有很多泡沫依然蒸蒸日上,华尔街充满着兴奋和钞票,同时社会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时代,人们急切地追逐财富,美国梦似乎可以简单地直接等同于财富和地位。一说Gatsby这个他自取的名字意为“Jesus,God’s boy”,他坚信美国梦,通过个人努力能够成功,而与Daisy的结合就是梦想与具体实现的那个点。他通过走私起家,积攒巨额财富,然后在歌舞升平的城堡式的豪宅中遥望河对岸Daisy家的那一抹绿光。那绿光是照亮他奋斗努力的希望。但是当他和Daisy重温旧梦的时候,金山玉露相逢过后,留给他的不是人间无数,Daisy再一次抛弃他,哪怕他替她顶了罪。Gatsby直到被杀都不明白自己努力之后为什么梦想依然实现不了,他离着梦想只有一步之遥,仅仅只有相距一条河那么近,那片绿光似乎触手可得。他不知道的是,有了财富不等同于梦想实现,只能说明原来的梦想是多么浅薄,财富后的空虚,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喧嚣冷漠。物质的积累来地快去地更快,Gatsby的一生就像那些在他豪宅里办的那些热闹非凡的宴会一样,如烟花一般,在夜空中全力灿烂绽放,如惊鸿般短暂地划过夜空,落下的时候好像伸手可及,但是始终距离你还是那么远。繁华散尽之后曲终人散后各奔东西。
  就像那首惆怅哀婉如天鹅低吟的电影原声Young and Beautiful时时萦绕在心头一样,
  Will you still love me when I’m on longer young and beautiful?
  Willyou still love me when I got nothing but my aching soul?
  好像Gatsby在中枪之前想向Daisy问出这两句话,但是他已经没有机会说出口。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就像在夜空中绚烂的烟花一样,Gatsby一生奋斗过,辉煌过,也像烟花一样脆弱短暂,一生一直为了梦想不断前进,却不知道一生所为到头只是一场华光异彩五光十色的梦。但是Gatsby的故事永远都是文学和电影史上的惊叹号。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 13:05 , Processed in 1.125983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