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下馆子 体内塑化剂比正常人高35% 这几类熟食千万别用塑料袋装了!

[复制链接]

黄金会员 - 等级≥学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4-12 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早餐通常吃什么?油条?豆腐脑?鸡蛋灌饼?小笼包?当早餐摊老板利索地做好美食,拿起一个塑料袋一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搞定!
等等——小心塑料袋!尤其是油条、鸡蛋灌饼、熟肉类等有油脂的食物,可不能用塑料袋装!因为:
塑料袋 + 高温 + 油脂 = 有毒!
油脂性的、温度高的食物,接触到塑料包装后,塑化剂从塑料中迁移的量越多,最终进入食物,进入人体。
下馆子 体内塑化剂比正常人高35%
常下馆子的人都知道,餐厅的菜油大、盐大、糖多是标配,但新研究证明,外出就餐不仅是营养问题,还要面临着塑化剂的安全风险。近日据美媒《WebMD》报道,《环境国际》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经常外出就餐的人体内塑化剂—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比在家吃饭的人高出35%,这可能严重危害生育、肝肾,甚至致癌。
外出就餐的人体内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高
这项研究由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展,研究人员分析了2005年至2014年间收集的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数据,数据涉及10 253名6岁及以上参与者。参与者被要求回忆他们在过去24小时里吃了什么,他们的食物来自哪里。同时研究者测量了每个参与者尿液中邻苯二甲酸盐生物标志物的水平。
研究发现:大约61 %的参与者前一天在外面吃饭。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都与外出就餐的关系都很显著,经常外出就餐的人体内邻苯二甲酸盐含量比在家吃饭的人高出近35 %。
研究还发现:外出就餐对年轻人体内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影响更大。其尿液中邻苯二甲酸盐含量比在家吃饭的年轻人高55%。这可能与年轻人外出就餐,偏重吃快餐有关。很多快餐,比如奶酪汉堡和其他三明治,如果在快餐店或自助餐厅购买,邻苯二甲酸盐含量会高出30 %。
快餐对人体内邻苯二甲酸盐残留的影响该研究团队已经证明。该团队2016年开展了一项涉及877人的调查,发现快餐可能会让受试者体内有更高水平的邻苯二甲酸盐。吃快餐的人比不吃快餐的人体内邻苯二甲酸盐含量高出40%。
在家就餐是健康和安全的双赢
邻苯二甲酸盐是食品包装中经常使用的粘合剂,还有许多其他产品,包括地板、粘合剂和沐浴露。邻苯二甲酸盐会影响生育、妊娠并发症和其他健康问题。目前其一些形式的化学物质已经被禁止在美国儿童产品中使用。
该研究作者,乔治华盛顿大学环境和职业健康助理教授Ami Zota表示:这项研究表明,在家准备的食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较低,外出就餐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容易被忽视的会增加人体内邻苯二甲酸盐含量的来源。
至于原因,她表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食物提供的污染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邻苯二甲酸盐有很多机会污染食物,并不完全清楚为什么这种情况会发生在我们从家庭以外购买的食品中,但化学品正在从工业食品生产供应链中与其接触的食品中迁移出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员、旧金山分校博士后科学家朱莉娅·瓦尔沙夫斯基表示:孕妇、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干扰激素的化学物质的毒性影响,因此找到限制其接触的方法非常重要。未来的研究应该调查从食品供应中去除邻苯二甲酸酯的最有效干预措施。
Zota博士认为在家准备食物可能代表着消费者的双赢。她表示在家做饭是减少糖、不健康脂肪和盐的好方法。而且其中有害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没有餐厅用餐那么多。
塑化剂危害很大
塑化剂有毒,早已被人们知晓,其毒性远超三聚氰胺。很多时候,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入体内。
但由于塑化剂的危害不像急性毒药那样明显,因此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塑化剂在我们身边几乎无处不在。家用的燃气软管、防滑垫、雨衣、塑料拖鞋、保鲜膜、地板革、pvc桌布、pvc窗帘、人造革制品、壁纸、油漆、外墙涂料、pvc手机套、手机数据线、酒厂的输酒软管、地摊上的塑料袋、饮水机的水管、方便面的外盒等等,无一不闪现着塑化剂的身影。
有些商家、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用的塑化剂可能不符合国家要求、含量会很高。
塑化剂能诱发多种疾病!
1.肝癌
如果长期大量摄取塑化剂,有可能导致肝癌。有些人在使用塑化剂后吸收得少、排泄得多、耐受性强;而有些人则更容易遭受塑化剂的慢性伤害。
2.不育
研究发现,塑化剂进入男性体内会抑制睾固酮分泌,造成睾丸功能低下,影响生育功能,甚至导致不育。
3.性早熟
由于幼儿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塑化剂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比对成人的危害更大。塑化剂对女童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性早熟。如果女孩不到8岁就出现乳房、腋毛等性发育症状,需及时看医生。其中,乳房发育是早期较为明显的症状,家长比较好察觉。
4.损害生殖器
塑化剂对男童的主要影响是男性性功能发育障碍,如外生殖器畸形、尿道下裂、睾丸小、阴茎短小、发育迟缓等。
5.伤害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据报道,塑化剂会造成基因毒性,伤害人类基因,长期摄入对心血管的危害风险最大,对肝脏和泌尿系统也有很大伤害。而且被毒害之后,还会透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远离塑化剂这么做!
1
不用塑料袋装熟食
用塑料袋包装熟食、点心等直接食用的食物时,最好不要用塑料袋,尤其是有颜色的,因为这种塑料袋不少是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制品重新加工而成,不能直接装食品。
2
不用塑料袋保鲜果蔬
冰箱里的冷藏、冷冻食品应使用保鲜膜,而不要用普通的塑料袋代替。保鲜膜的特殊工艺和原料具备良好的透气和保鲜性能,普通塑料袋达不到保鲜的目的。
3
塑料袋不放微波炉加热
普通塑料袋、食品袋、保鲜膜尽量都不要用作微波炉加热,否则其中的塑化剂在加热过程中很容易挥发出来。要选用标有“微波炉专用”的容器。
4
少涂指甲油
指甲油中含有塑化剂,刚涂上指甲油后不要用手拿东西吃,尤其不能拿油条、油饼等食品。因为指甲油是脂溶性的,有毒物质易溶解于含油的食品中。
5
包书最好用纸质书皮
书籍建议使用相对健康环保的牛皮纸作书皮。塑料书皮虽然漂亮,但可能含塑化剂,长期接触不利于健康。
6
少用塑料杯喝水
用塑料杯装热水、开水的时候,有毒的化学物质就很容易溶解到水中。
7
慎选有烫画的童装
烫画中含有的塑化剂,会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严重的会导致咳嗽、喉痛、晕眩等。
8
不用塑料瓶装油
选用玻璃、铁制、陶瓷等器皿,装盛食用油。
9
少用塑料容器长期存放食品
选择食品容器时,以不锈钢、玻璃、陶瓷容器等为主。避免食物与塑料容器长时间接触或是浸泡,以降低塑化剂溶出的机会。
10
不要选购不明来历玩具
别一味图便宜,购买来历不明(如路边摊、网站)的塑料玩具。特别是当宝宝处于喜欢咬玩具的阶段,更是要对玩具严格把关。孩子玩具总体要求原则是:无味、不掉色、颜色不浑浊。
11
喝茶有助排出塑化剂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多喝茶不仅可以抗氧化,而且可以帮助肝、肾脏排毒,增强塑化剂的排出。
12
多喝水帮助排出塑化剂
对于小量的塑化剂,人体的内脏具有一定的解毒功能,通过代谢系统,自行排出体外。但因为人体需要通过肝脏解毒,所以,如果长期地小量摄取,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最后提醒:持续不断地小剂量接触塑化剂,比一次性大剂量地接触,造成的危害更大!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8 09:33 , Processed in 1.448635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