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日瓦戈医生》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318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说主人公尤利·安得列耶维奇·日瓦戈是西伯利亚巨商富豪之子。其父因不善经营,又受法律顾问科马罗夫斯基的怂恿,嗜酒如命,致使家道败落,后跳火车自杀身亡。日瓦戈10 岁丧母,舅舅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将日瓦戈带到莫斯科,将他安顿在农学院教授格罗麦科家中。格罗麦科有个女儿托尼姬,日瓦戈和她一起长大,后来他俩结了婚。日瓦戈天资聪颖,善于思考,喜欢艺术和历史,他认为热烈的感情和独特性是艺术的现实性标志,不过不能把艺术当作事业,应当选择一项对社会有益的职业。中学毕业后,他进了医学院。1912 年毕业,毕业后到圣十字医院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瓦戈从医院应征上了前线,在一个师的医疗队工作。不久他受伤,被送到野战医院军官病房养伤。在这里他遇到了护士拉莉萨。拉莉萨少女时代曾失身于科马罗夫斯基——日瓦戈父亲的法律顾问。拉莉萨对他恨之入骨,有一次曾向他开枪,但未击中。后来拉莉萨与巴沙·安季波夫相爱,并结为夫妇。新婚之夜,拉莉萨将自己受辱之事告诉了巴沙。这给他们的生活投下了阴影。巴沙在一种复杂的感情支配下离开妻子参加了军队。拉莉萨思念丈夫,离家探寻丈夫下落,到医院当了护士。不久,二月革命发生,日瓦戈、拉莉萨这时都在麦柳泽耶夫这个小城市工作。因工作关系他俩愈来愈熟悉。日瓦戈离家已经两年。他思念妻儿,离开了麦柳泽耶夫,踏上了归途,回到莫斯科,又到原来的圣十字医院工作。旧历10 月下旬,传来了爆发十月革命的消息。日瓦戈十分激动,对十月革命表示欢迎。但这是一个大变动的时期,生活十分艰苦。日瓦戈染上了伤寒,昏睡了两个星期。第2 年的4 月,格罗麦科和女儿托尼娅决定去瓦雷金诺。瓦雷金诺是托尼娅外祖父——地主兼资本家——的庄园。他们去那里是想换一个生活环境,日瓦戈虽然不赞成,但也只好同行。一路上日瓦戈听到看到许多东西,这使他想到了好多方面的问题。他在途中还见到了拉莉萨的丈夫、现任红军高级指挥员的斯特列尔尼科夫(即巴沙·安季波夫)。日瓦戈一家顺利到达了瓦雷金诺,过着自食其力粗茶淡饭的生活。瓦雷金诺离尤梁津不远,日瓦戈常常到尤梁津市图书馆看书。一天,他在这里遇到了拉莉萨。拉莉萨原来在这里教书,离开麦柳泽耶夫后就又回到了尤梁津。与拉莉萨的相逢给日瓦戈带来极大的快乐。推心置腹的长谈使他们彼此加深了了解,他们发现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的东西。
  日瓦戈深深地爱上了拉莉萨。一天,当日瓦戈去尤梁津看望拉莉萨时,途中被红军游击队截住,俘在游击队,因为原来的医生阵亡了。日瓦戈被迫当了红军游击队的医生。日瓦戈在游击队里呆了一年半,这是日瓦戈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他认为“白军与红军互逞凶残,以暴还暴”。他厌恶游击队司令利维里的说教与宣传,说:“十月革命以来所提出的普遍改进的思想,并未使我感到鼓舞。它的实现,距离尚远,可是单单因为空谈这些理想,已经付出了血流成可的代价..”一年半中日瓦戈曾三次试图逃离游击队,都未能成功,最后一次他终于逃走了,回到了尤梁津。这时尤梁津已在红军手中。
  但意外地找到了拉莉萨,得悉他的妻儿、岳父已离开瓦雷金诺前庄莫斯科。
  日瓦戈本想去莫靳科,但因身体虚弱,未能成行,便留在尤梁津与拉莉萨一起生活。一天,科马罗夫斯基来到尤梁津,对他们说在这里住下去有生命危险,如听他安排,可保住性命。原来他担任了远东共和国的司法部长,正准备去赴任。他可以把日瓦戈送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从那里出去与远在法国的妻儿、岳父(他们已被驱逐出境)团聚,使拉莉萨同丈夫巴沙·安季波夫团圆。日瓦戈与拉莉萨不愿与科马罗夫斯基同去远东。为了安全,他门决定去瓦雷金诺躲避。于是他们到了瓦雷金诺。半个月后,科马罗夫斯基又来了。
  他谎说拉莉萨的丈夫巴沙·安季波夫(即斯特列尔尼科夫)已被枪决,劝他们立即离开。拉莉萨坚持要日瓦戈同行。在科马罗夫靳基花言巧语的动员下,日瓦戈违心地谎称让拉莉萨先行,他随即赶来。结果科马罗夫斯基阴谋得逞,将拉莉萨骗走。拉莉萨走后,日瓦戈万念俱灰。不久,被贬并受到追捕的巴沙·安季波夫得悉妻子与日瓦戈在瓦雷金诺,便来与妻子会面,但拉莉萨已走。这时巴沙向日瓦戈讲述了几年来的经历,吐露了他的内心活动。他已不是当年日瓦戈曾经见过的那个斯特列尔尼科夫了。第二天清早,巴沙在绝望中开枪自杀。1922 年,日瓦戈来到莫斯科,他本想张罗为家人恢复名誉,并准备申请护照去巴黎接家人回国。但他自感把握不大,没有积极活动。不久,他与玛琳娜——以前日瓦戈住所管院子的马尔克尔的女儿——一起生活,并有了两个女儿。在莫斯科他又遇到了少年时代的好友戈尔顿和杜多罗夫,这两个人历经坎坷,后来都当了红军军官。他们向日瓦戈叙述接受改造的经过。
  日瓦戈听后说他们的讲话就象是“一匹马在讲述它如何被训服一样”。他和两个朋友已没有共同语言。这时日瓦戈的同父异母兄弟格兰尼亚给日瓦戈安排了生活和工作,介绍他到一家医院从事科研活动。日瓦戈在第一天乘电车去医院上班途中,心脏病突发去世,时年不到40 岁。
  作品鉴赏
   《日瓦戈医生》长期以来未能在苏联境内公开出版,宜至1988年初才在《新世界》杂志上正式发表。这部小说是一部思想深沉,文字醇美的作品。它描写了一个旧俄富商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日瓦戈在俄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特别是十月革命前后的表现。日瓦戈的个人世界同社会的变革发生了冲突,对革命感到失望,对社会的前景产生怀疑,他一方面反对白军的残暴,同时又不能接受革命的暴力。他郁郁寡欢,再加上个人生活上的不幸,最后忧郁而死。日瓦戈将维护人的尊严,维护人的个性自由作为他观察社会的准则。他认为,人的本性就存庄于他生存于别人之中;只有和周围的人一样生活,不显得特殊的时侯,才是真正的生活,独自的幸福不是幸福,因此人应该为社会做有益的事。他这种朴素的善良的思想是十分可
  贵的。所以当发生了十月革命时,他表示欢迎。他认为革命对旧社会的丑恶动了一个大手术。“多么了不起的手术!巧妙的一刀,一下子就把多少年发臭的烂疮切除了!痛痛快诀,干脆利索,一下子就把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奉若神明的不合理制度判了死刑”。但是日瓦戈不懂得旧势力并未向革命势力投降,它还在使用各种手段进行顽强抵抗。为了彻底切除烂疮,必须使用革命暴力。于是这两种力量展开了殊死的斗争。这场斗争深深触动了主张“以善求善”的日瓦戈的灵魂。这一来,他就从赞成革命转为厌恶革命。作者真实深刻地描写了日瓦戈的内心世界和客观现实的冲突。日瓦戈没有政治野心,也没有发财的欲望,他所向往的是能生活在一个保持人的个性自由的环境中,能够安闲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能够问心无愧地诚实地生活,因为他认为生活自身乃是一个不断更新、永远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然而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风暴中,博学多才,才华横溢的日瓦戈只能在不满与哀叹中生活,一事无成。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被社会变革的浪潮冲在一起的日瓦戈同拉莉萨的爱情。尽管经历不同,但他俩却有着共同的性格,共同的生活追求,共同的爱与恨。这是作者所钟爱的两个形象。他们心意相通,出自本能地相互理解。可以说这两个形象是相互依存,互为理想的具体体现。作者写道,他们的相爱,不是受着情欲的驱使。他们之所以相爱,是因为“周围的一切,那脚下的大地,头上的青山,天空的白云和地上的树木,都希望他们相爱”。
  日瓦戈失去了拉莉萨,就日渐颓唐,失去了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柱。作者对他们的爱情的描写。是作品中最优美最富有诗意的部分。作者还写了另一个人物——安季波夫。安季波夫潇洒英俊,才华超群,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显得贫乏低下。当他得知妻子拉莉萨曾失身于人时,他“坠入了绝望的深渊”,对妻子的温情产生了怀疑。他怀着个人的打算参加了革命队伍。当他的希望破灭时,他自杀身亡。作者写这个人物是为了烘托日瓦戈这个作者认为的精神完美的形象。《日瓦戈医生》是作者在对人生、对历史进行长期的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在不同层次上反映了作者自身经历的各个侧面。作者运用了对比、烘托以及象征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不同的时代、人物及人物的命运。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323389227 )

GMT+8, 2024-12-1 15:03 , Processed in 1.06281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