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黄鹰武侠全集》(典藏版)v1.0 作者:黄鹰【CHM】【云中孤雁】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鹰已入白云处-我的黄鹰情结

诸葛慕云

2003年9月,我无意中进入旧雨楼,犹如跃进了武侠的海洋。没有想到国内外有这么多的武侠爱好者。
  特别发现许多曾被疏忽的武侠名家,均在旧雨楼中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不让金庸专美于前,更为感动。
  月前在温古知心区,看了几篇关于黄鹰先生的文章,不禁也回了几份贴,抒发一下我对他的少许认识,提供一些小小资料。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出国,因我爱书成痴,所以家人均不让我带书出国。
  而我却在临行前的一个晚上,在一名好友手中“半抢半借”的拿了一本港版小说-“沈胜衣之相思夫人”。(据说那位朋友还为此陪了人家20元人民币,那时候的20元是很贵的了)。
  八十年代末,正是古语小说风行大陆的时候,我看了一页“相思夫人”,就被黄鹰的文风所吸引了,惊叹曰:竟有如此和古龙笔法相似之人。
  一本百十来页的港版小说,竟让我看了一个月,不是我看的慢,而是我不舍得看,怕看完就没得看了。旧雨楼诸君,要知道十五年前得德国不像旧金山和巴黎有唐人街。在德国是没有什么中国书店得,而且那时候出国真得是“此去天涯路漫漫,回首不知那时几许身”了。
  少年时代得我初到他乡得前期只有面对“相思夫人”,才能略温相思之情。当然,那时思乡多于相思!
  后来时间稍长后,曾托相熟得港人在香港买黄鹰作品,未果。
  九三年回国内偶看录像“天蚕再变”,才知这也是黄鹰先生的作品。正好在旧书场上“淘到”盗版的“天蚕神功”6册。马上废寝忘食的看了起来。那时我认为(现在仍一样)云飞扬的童年颇有杨过的色彩。不知黄鹰先生有否得到金庸先生的启发。“天蚕神功”结尾处是很草率的,写到云飞扬的死交代的也不清楚。反面人物独孤无敌写得很有气魄。可与卧龙生的李沧谰,温瑞安的严仓北比美。独孤无敌是个枭雄,可是黄鹰先生把独孤无敌到后来,失去了枭雄的气魄似乎因坏而坏了。有可能黄鹰先生编这部书的时候,是为电视剧的剧情着想。在我的印象中“天蚕变”第一次拍摄是集体创作的,然后有萧笙请黄鹰改成小说,萧笙先生也曾为此写过一篇文章,时日久远。我也记不清了。总之,“天蚕变”是黄鹰名著之一,从今日的眼光看,黄鹰先生那时的笔法尚未到圆熟境界。我那时(93年)看完书,就对身边好友说:“黄鹰写此书结构很庞大,桥架也搭得好。但别人说写人、写景入木三分,而黄鹰只得二份”。
  但“天蚕变”不断地被搬上荧幕。徐少强、余安安,顾冠忠均得此片集扬名立万是不争的事实。唱“天蚕再变”主题歌的关正杰已旅居美国,而唱插曲的梁咏琪目前已是天后级的了。
  2000年代,少壮派武星吴京饰演了新一代的云飞扬“金蚕丝雨”,暂不论制作如何,但在整部片头片尾未曾注明黄鹰原著,对制作方的这一做法我是深表反感的。
  九四年有一位好友来信问我“粉骷髅”“十三杀手”是否古龙作品?他那时正迷上古龙小说,我心想难道中国内地出了黄鹰的作品吗?立即来信告诉他这是黄鹰的作品,并全部买下寄往德国。终于在相识“相思夫人”六年以后,再一次于“沈胜衣”重逢。那时读“相思夫人”是惜读如金。这次是“风卷残云”“如饥似渴”,苦等六年的书籍终于出现在面前。旧雨楼诸君都是爱书之人,换做你们会怎样?(后来,有位朋友的父亲在德国KOELN,开了家小说出租店,我把全套"沈胜衣"送给他,"以壮声势",当然,"相思夫人"除外.)
  “沈胜衣”绝对是武侠小说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平心而论,以武侠小说人物而言,除了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笔下的一些经典人物外,其他名家笔下的人物让人读后不忘怀的少之又少。而“沈胜衣”绝对是其中的一个。
  相信黄鹰先生在塑造“沈胜衣”这个人物时是借鉴了古龙笔下的角色。但给予了“沈胜衣”个人的血与肉,使他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沈胜衣”有一些些“楚留香”的影子,有一些些“陆小凤”的影子,但绝对不同于这二个人。“沈胜衣”就是“沈胜衣”。
  当年环球出版社曾做广告语:黄鹰笔下“沈胜衣”创武侠新人物,刮武侠新旋风,也真的刮起了旋风。台湾方面请了当年的武侠偶像张振寰饰演“沈胜衣”,长发披肩、潇洒出众。他那时的鼻子似乎没现在这么大,扮像很俊美。台湾拍的电视片集是一集一个故事,很忠于原著。当年上海有录像带借的,如果是现在就不一定了。香港方面,当年的“丽的”也拍了“沈胜衣”,仍是徐少强主演。论身手,徐少强过张振寰。论潇洒,张版的“沈胜衣”似乎更胜一筹。这是我一家之言而已!徐少强版的“沈胜衣”在上海有买。徐少强版的主题曲是由张国荣先生唱的。当时张国荣先生出道未久,嗓音却像成名后一样,低沉缠绵。
  “沈胜衣”在七八十年代曾改编成广播剧,其主题曲“旧侣难忘”有一代歌霸罗文演唱,在香江曾传诵一时。
  广东人大都信鬼神,鬼古小说在港台通俗小说占一席重要位置,大陆近几年是开放了许多互联网上、DVD上、书籍中恐怖故事占了很大比例。九十年代初,绝对是禁止的。我曾从国外寄予一本慕容羽军的鬼古给朋友,却让邮局开封收了去,这是事实。鬼古文学的地位当然比武侠文学更低。但仍有许多作家为此付出努力。香港的张宇、余过(四人夜话)、词人林夕的“似是故人来”就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鬼古。新加坡的黄卓伦的鬼古系列在明窗出版,也有很多的销路。倪匡也写过“香港鬼故事”,诸葛青云也写了“台湾艳鬼集”。二位武坛前辈既有珠玉在前,本就充满突破性的黄鹰更不甘后人,几经周折,终于创出了“僵尸系列”与余无语并列鬼王。黄鹰的二部僵尸小说在旧雨楼都有的读,在此不多述了。“僵尸先生”出版后曾受倪匡的好评。看过的朋友如果注意黄鹰先生在此的笔法,其流畅程度更胜早期的武侠小说。其声口之“溜”更使人有如看电影似的畅快。八十年代写的“僵尸小说”现在读来仍是一泻到底、流畅无比。
  僵尸小说的社会地位我们不论,但我们不可否认他给予我曾经带来的乐趣。就象孩提时代骑的木马,你现在不可能再去骑了。但你永远无法忘记它当年为你增添的乐趣。
  僵尸小说更为香港电影开辟了另一条光明大道。除了以黄鹰剧本改编的“僵尸先生”和黄鹰自编自导的“魔高一丈外”,洪金宝的“人吓人”、“鬼打鬼”,午马的“凶屋叔叔”,林正英、元彪的“僵尸家族”,都是黄鹰版“僵尸”的衍延品。天皇巨星林子祥、谭咏麟、钟正涛都出演过僵尸片集。那时真是大小僵尸满天飞。年前我在上海坊间发现大量“僵尸剧场”的老片。可知当年由黄鹰掀起的“僵尸热”之胜不让美国的“ZOMBI(活死人)”专“美”于前。
  黄鹰其实是个很有理想的人。这从他作品的自序,后记中能看出。自序和后记最能体现作家的本身思想。他一直想将他的小说、电影事业更上一层楼。九十年代,他参与了许冠杰版的“笑傲江湖”编剧,在这之前也编了周润发客串的江湖片“义气血”,似乎没有得到重视。
  2000年的某一天,我读了蔡澜先生的文章,知道黄鹰先生过世了(后来据说是在美国遇车祸),过世时黄鹰先生全盛时代已过。灵堂很冷清,蔡澜先生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他去了,黄鹰先生的白发母亲哭得伤心,这是必然的,我也一样。我一直珍藏着那本陪我孤寂岁月的“相思夫人”。过去的岁月往往是珍贵的岁月。在一味崇拜金庸的今天,不要忘记黄鹰也为武坛耕耘过。
  从黄鹰先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喜欢李商隐的诗,就像古龙偏爱柳永的词一样。
  结束前我也作一首小诗,不管作的好不好,只为了对这位前辈表示一份敬意、一份怀念。
  黄鹰已入白云去,
  独留沈郎不胜衣。
  天蚕至此丝方尽,
  蜡炬依旧照汗青。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查看更多↓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沙发
发表于 2018-7-29 06:59 | 只看该作者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3-1 14: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很好很几点的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4 14:03 , Processed in 0.619225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