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军事历史] 《读史有学问》(全本)作者:迟双明 【TXT】【bruno9008】

[复制链接]

管理员 - 管理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出 版 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7-01
定价:¥29.80
  谁说只有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流氓无赖亦能得天下!流氓无赖何以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
  当然,从根本意义上讲,“得人心者得天下”,但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不能时时处处都强调根本原因的作用,否则,就会变得迂腐不堪。在一定情况下,远水不解近渴,根本原因只能发挥远期的、隐性的作用,而一些具体的策略,则成了成败的根源。在秦末乱世,更是如此。于烽烟四起、遍地兵燹的时代,从根本上收拢民心,施行“仁政”,实是迂阔不实之举。真正有效的策略,却是收罗人才,使用人才。到了这时,可以说得人才者得天下了。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网罗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又成熟的经验。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恐怕要数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据记载,这四个人的门客多时达到三千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投到“四公子”门下,“四公子”对他们一视同仁,不分贵贱。有时候,“四公子”为了招揽门客,网罗人才,往往有许多矫情过分之举。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31 13:40 , Processed in 1.690480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