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老影迷喜爱老译制片--七、八十年代罗马尼亚电影 (连载二)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灰铜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1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影迷喜爱老译制片---罗马尼亚电影(连载二)【转载】
《神秘的黄玫瑰》系列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叫黄玫瑰的游侠出现在中国银幕。他说话很少,枪法很准,样子很酷。他来自罗马尼亚。《神秘的黄玫瑰》是一个系列片(马尔杰拉图与阿卡塔),中国共引进了4部。其实只有第二部叫《神秘的黄玫瑰》,但引进国内后,统称《神秘的黄玫瑰》。
  引进国内的《黄玫瑰》系列片如下:
  1982年 神秘的黄玫瑰—《白骨之路》(长影)
  1983年 神秘的黄玫瑰—《布加勒斯特的秘密》(未公映)
  1984年 神秘的黄玫瑰(上译)
  1986年 神秘的黄玫瑰—《银面具》Totul se plateste.(上译)
  1989年 神秘的黄玫瑰—《蓝宝石项链》Drumul oaselor(上译)
  其中,长影陈汝斌老师担任了《白骨之路》的译制导演并为黄玫瑰配音;上译乔榛老师和曹雷老师分别为《神秘的黄玫瑰》、《银面具》和《蓝宝石项链》中的黄玫瑰和女主角阿卡塔配音。
  故事发生在1848年的罗马尼亚,当时的罗马尼亚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片中的“兄弟会”酝酿发动革命推翻贵族统治,而黄玫瑰则帮助“兄弟会”与贵族军队作战。影片本来要拍成《007》那样的系列电影,但是因为后来罗马尼亚政局变化,电影业私有化,最后只拍到了第八部。
  扮演马尔杰拉图的演员叫弗洛林•彼耶尔西克,据说,他在罗马尼亚电影表演界的地位,与现在的罗马尼亚电影创作协会主席塞尔裘•尼古莱斯库相当。
  每一集《黄玫瑰》中,黄玫瑰身边总会出现同一个女对手——演员、交际花阿卡塔,实际上是个贪财的贵族间谍。扮演阿卡塔的演员是本片编剧之一尤金•巴尔布的妻子玛尔歌•巴尔布,她曾在塞尔裘•尼古莱斯库导演的影片《最后一颗子弹》和《沸腾的生活》中扮演接近现代生活的角色。
  片中的黄玫瑰很像个美国牛仔。比如,他的枪法很好,还会趴在地上听马蹄声,而且片中还出现了西部片必然会有的场面:群马追击四轮马车和酒馆里的群架。唯一不同的是,这个牛仔不爱叼雪茄,却喜欢嗑瓜子。他嗑瓜子的镜头深深印在了中国人的脑海里,即使他们早已忘记了影片的剧情,也不会忘记这个动作。
  现在,玛尔歌•巴尔布已经79岁,弗洛林•彼耶尔西克已经72岁,他们把自己最为光彩照人的表演留在了8部《黄玫瑰》电影中。89年后,罗马尼亚电影业陷于停顿,他们两人不得不淡出电影界。如今彼耶尔西克已经转行进入电视界,成为罗马尼亚著名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1982年《神秘的黄玫瑰》原名《白骨之路》(长影)有电影版小人书,出过碟,是正版
  1983年 神秘的黄玫瑰—《布加勒斯特的秘密》(正版录像,是中录公司引进的 )
  1984年《神秘的黄玫瑰续集》(上译)有电影版小人书,有DVD碟质量很差,现在的罗马尼亚DVD缩碟集锦里有
  1986年神秘的黄玫瑰—《银面具》(上译)有碟质量很差,现在的罗马尼亚DVD缩碟集锦里有
       1989年神秘的黄玫瑰—《蓝宝石项链》(上译)既无书又无DVD碟,因为公映时赶上电影低潮,观影人骤减,所以上映也是小范围的,很多人不知道这部电影。
神秘的黄玫瑰之一《白骨之路》(1980)布加勒斯特电影制片厂出品
1982年引进,长影厂译制,片长115分钟。
编剧:尤金•巴尔布;导演:多鲁?纳斯塔塞;
主演:弗洛林?彼耶尔西克(马尔杰拉图);  玛尔戈?巴尔布(阿卡塔)
“黄玫瑰”马尔杰拉图是罗马尼亚历史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关于他的系列影片拍得相当有特色。该片是马尔杰拉图系列片的第一集,原名《白骨之路》,我国公映时译为《神秘的黄玫瑰》。《白骨之路》的续集名为《黄玫瑰》(1982),第三集是《布加勒斯特的秘密》(又译名《起义》1983),此集未在我国上映过,在我国公映的那个第三集,即《银面具》,情节紧接着《布加勒斯特的秘密》,在《布加勒斯特的秘密》的结尾,起义失败马尔杰拉图被捕,因此,在《银面具》的开头,我们看到马尔杰拉图是在狱中的。
本集讲述的是,1848年罗马尼亚革命风暴的前夜,革命者急于筹集资金,购买武器,马尔杰拉图与其他“兄弟会”的革命者一起去取财宝,转交给代号“黄玫瑰”的人。他们历尽周折找到藏宝人的儿子帕纳,归途中遇女演员阿卡塔同行,不料秘密行动被官军得知并被袭击和包围在白骨之路,经过艰苦斗争,很多同志牺牲,最后终于闯出了白骨之路。后帕纳想独吞财宝被马尔杰拉图击毙。机智的马尔杰拉图识破阿卡塔是间谍,经过一番斗智,阿卡塔在对马尔杰拉图下手时,被打入滚滚急流。黎明时分,在边境,革命者收到了购军火的财宝。从暗语中得知,马尔杰拉图就是“黄玫瑰”。他们的暗语是“消灭它!”
片中马尔杰拉图头戴黑礼帽,骑马挎八管转轮手枪,留大胡子,总是不停地嗑瓜子,还用茴香酒浇他的手枪枪管。他机智勇敢,带有美国西部片英雄的特征和中国绿林好汉的侠肝义胆。该片既有惊心动魄的马术、枪战、追杀等惊险场面,又有间谍、阴谋、暗算等智斗情节;白骨之路大峡谷的追逐场面苍凉雄浑,主题音乐也相当传神。该片由长春电影译制长译制,陈汝斌担任译制导演,徐雁、向隽珠、孙傲、陈汝斌配音,1982年在我国公映。
神秘的黄玫瑰之二《黄玫瑰》(1982)1984年引进,上译厂译制 105分钟
剧情接上集,讲兄弟会将财宝运到国外,变卖成现款,存在外国银行里。在布加勒斯特,兄弟会的领导人物派一名上尉携带密件前往奥地利,任务是购买军火并运进国内。临行前,这名上尉被阿卡塔的美色所迷惑,不仅泄露机密还和阿卡塔上了床,因此而送了命。阿卡塔乘马车赶往奥地利,企图冒充兄弟会,退掉军火订单换取现金而后逃之夭夭。但她的诡计被马尔杰拉图及时识破,并把阿卡塔关进修道院。马尔杰拉图与当地银行家取得联系,提到军火,并设计引开奥地利政府军的注意,准备乘轮船运往国内。阿卡塔在奥国间谍的帮助下,逃出修道院,也赶上了这班轮船,她在船上打探消息,发现了马尔杰拉图准备利用亲王的情妇采购大理石的机会,将军火混入大理石木箱,运进国内。兄弟会的人发现机密即将败露,船上的医生也是兄弟会的,就让女佣假装得了霍乱,在船上挂上黑旗,不准靠岸。岸上有人越狱逃跑,被军警追捕而跳入河中,被马尔杰拉图救起,这个年青人叫霍佐尔。马尔杰拉图和霍佐尔等人将军火藏进棺材,假冒是因霍乱而死的四十多人尸体,混过关卡,又遇到敌兵堵截,他们经过激战,终于消灭敌兵而去。
布加勒斯特的秘密(又译名《起义》)(1983)未公映,(据说有正版录像,是中录公司引进的。)本人收藏的是国外版,罗语无字幕,片长95分钟
此集未在我国上映过,在我国公映的那个第三集,即《银面具》,情节紧接着《布加勒斯特之谜》,在《布加勒斯特之谜》的结尾,起义失败马尔杰拉图被捕,因此,在《银面具》的开头,我们看到马尔杰拉图是在狱中的。
马尔杰拉图和霍佐尔等人护送装有军火的马车,在河边,遇到军警的伏击,他们击败了军警,然后来到磨房,磨房内一伙歹徒乘机袭击他们,霍佐尔为掩护其他人而被歹徒抓住。军火送到了兄弟会人的手中,他们准备在布加勒斯特发动起义。霍佐尔受到了毒刑拷打,但被一个蒙面猥琐的老巫婆救走。
马尔杰拉图爱上一个上流社会的美貌女子,差一点上了她的当,后来兄弟会发动了布加勒斯起义,但统治阶级已有准备,起义被残酷镇压了,马尔杰拉图和那个老巫婆被军警抓住,霍佐尔中枪倒地,老巫婆揭开脸上的纱罩,原来她就是女演员阿卡塔,她抱住霍佐尔痛哭了……
《银面具》(1985)1986年引进,上译厂译制,片长108分钟
兄弟会成员设计将马尔杰拉图从狱中救出。所谓的银行家、骗子特洛亚诺夫和阿卡塔勾结一起,将梦想复辟王位的沃库老爷害死在密室内,盗取一批准备充作军费的金砖被敌人运往国外。正在关键时刻“黄玫瑰”受命前往堵截;他不辱使命,过关斩将,死里逃生、痛歼敌特、消除隐患,终于追回国宝,有力的援助了罗马尼亚独立斗争的革命事业。这其中,马尔杰拉图得到了霍佐尔的协助,这个年轻的革命者原来是阿卡塔的私生子,但他坚定地抛弃了他的母亲。
《蓝宝石项链》(1985)1989年引进,上译厂译制  翻译:裘祖逖;
译制导演:伍经纬;  配音:乔榛、杨晓、曹雷、尚华、盖文源等
奥地利政府代表威廉多夫带着女儿沃尔苏拉小姐在进入罗马尼亚边境哨卡时遭绑架,奥地利皇帝警告罗马尼亚比贝斯亲王,如果在一周内不把人交出来,就将对罗马尼亚采取军事行动。这是特洛亚诺夫和阿卡塔的阴谋,并嫁祸于“兄弟会”,兄弟会如不查出绑架者,救出人质,就会成为替罪羊。只有一人能干,就是马尔杰拉图。兄弟会派德沃斯去找马尔杰拉图。“黄玫瑰” 马尔杰拉图和助手霍佐尔从现场发现了撒落在地的蓝宝石,这是聪明的沃尔苏拉小姐扯断蓝宝石项链撒下的。马尔杰拉图发现了臭名昭彰的女人阿卡塔参与此事,最后救出奥地利代表父女二人,平息了风波。最后出场的真代表是佛杜拉托斯。
《一切支付》(1986)本人收藏的是国外版,罗语无字幕, 片长85分钟
《风 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电影制片厂出品,本片由罗马尼亚国防部协助摄制。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0年配音复制,片长74分钟,黑白片。
  演职员表:
  杜马……I•马塔(配音:富润生)  阿尔布……T•其米特鲁(配音:程引)
  中尉……V•列平初克(配音:陆英华)玛丽雅……S•波波维奇(配音:赵慎之)
  安德列……N•普拉依达(配音:尚华)霍尔伐特…D•斯根杰叶(配音:杨文元)
  译制导演……苏秀    录音……梁英俊、李凌云
    1944年8月23日,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反攻下,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推翻了国内的法西斯反动统治。
    在罗马尼亚西部某城,罗共党的干部米哈伊•杜马被从监狱中释放出来。他回到家,家里空无一人,妻子不知去向(妻子不愿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与一鞋匠好了。)
    罗马尼亚共产党市委会挂牌成立,杜马来到这里,他的释放给民众新的希望,成了革命者的领导,杜马立即开始工作。这时,一位工人赶来报告,一支德军溃退部队正向该市方向而来,大约明天就会到。杜马和战友们分析,认为这支败军是想逃往匈牙利,他们到本市是想控制车站和列车,以便乘车而逃。杜马决定不能让这支法西斯部队逃往匈牙利,要截住他们。
    杜马和战友赶到军火仓库,在反动军官企图炸毁军火库之前拿到武器,并把枪枝弹药发给工人们,组织起工人自卫队。在军队里的共产党员、中尉约翰•奥普里亚协助下,连夜在车站附近挖战壕。从其它城市来了一个姑娘,名叫玛丽雅,她的父亲老是共产党员,杜马的战友,已牺牲了。她自告奋勇也参加挖战壕的工作。夜深了,战壕也挖好了,玛丽雅没地方休息,杜马叫一个安德列的小伙子把玛丽雅安排一个住宿的地方。安德列带玛丽雅来到一个住处,把其它的小伙子赶走,让玛丽雅休息。后又在防空时相遇,两人在患难中互生情愫……
    第二天白天,德军行进到车站附近,遭遇到罗马尼亚爱国军队和杜马的工人自卫队的顽强阻击,车站上,其它人正在组织市民们乘火车撤离该市,不让一列火车留给德国人。玛丽雅带枪来到阻击阵地,杜马说,有人受伤了,要玛丽雅把伤员撤下去。玛丽雅对安德列说:“我会回来的,你等着我……”。战斗打得更加激烈,杜马对中尉说:还需要坚持25分钟。中尉说:不,30分钟,剩下5分钟由我负责。
    德军调来炮火,轰击罗方阵地,不少工人和士兵被炮火击中……,这时,最后一列火车也已开动,阻击任务已完成,工人和士兵追赶开动的列车而去……
    杜马和中尉,还有安德列、阿尔布在最后,他们没有登上火车,边打边撤,退到向市区的房子里。德军进城了,并开始大搜索……
    杜马他们决定分散走,阿尔布最后离开这所房子,他在门口的电表盒上面留下一张纸条,他走后,隐藏在暗处的中尉拿到这张纸条:“通知杰涅谢斯库(特务头子),我和杜马在教堂里。车站有危险。”当他们又聚集在一起时,中尉拿出那张纸条,揭露阿尔布是叛徒,在得到杜马的示意后,处决了叛徒阿尔布。
    杜马他们决定要炸毁铁路桥,不让德军逃走。这个任务交给了安德列,杜马和中尉为了掩护安德列去取炸药,故意把德军引向自己,二人不幸被捕。
    第二天白天,安德列带着一箱炸药和用于定时起爆的闹钟,利用通向铁路桥的废弃管道,隐藏地、吃力的匍匐前进,慢慢把炸药送到铁路桥的中段……
    德军从杜马和中尉那里没有审问到任何东西,就把他俩带到一处墙下,行刑队举起了枪……这时,爆炸声传来,铁路桥被炸毁了,杜马和中尉高喊口号,英勇就义……
    该市重新获得了解放,在他们牺牲的地方,墙上有一块木牌:“米哈伊•杜马和约翰•奥普里亚中尉在解放罗马尼亚的斗争中,在此地壮烈牺牲。”
    安德列身穿军装,登上列车,列车开了,玛丽雅赶来,安德列和玛丽雅挥手告别,玛丽雅喊道:“我等着你……!”
《不朽的人》(罗马尼亚彩色故事片)
布加勒斯特电影制片厂1985年出品,编导:塞•尼古拉耶斯库
主要演员:阿•佩列亚、扬•贝索尤、伊•齐巴什、瑟•尼古拉耶斯库
上海电影译制厂1987年译制
翻译:周明德,译制导演:杨文元
主要配音演员:乔榛、童自荣、盖文源、伍经纬、尚华、杨成纯、王建新、沈晓谦
1611土耳其肆虐欧洲,当时的罗马尼亚也未能幸免于外。影片描写的是一群绿林好汉(类似中国《水浒》中的英雄好汉),在面临外国统治下,进行着顽强的斗争,最后为祖国英勇献身的故事。影片与《勇敢的米哈伊》、《达吉亚人》一样,是尼古拉埃斯库古装反侵略影片的三部曲之一,也是尼古拉埃斯库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十六个人》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电影制片厂出品,上海电影译制厂1980译制
影片讲述的是罗马尼亚军队参加反法西斯阵营后与苏军一起进攻布达佩斯,十六个战士坚守一栋交叉口大楼的故事。很让人感动的是那个小胡子。他把刚领到玉米粥分给一个孤儿吃,临走时还把自己的头盔带在小家伙头上。小家伙带着头盔看着他,张着大眼睛,手举得高高的,向他敬礼。可惜后来小胡子在守阁楼时被德国鬼子的机枪打中头,满头鲜血的跌下楼来。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最后大部队反攻时,十六个人里就还剩一个人被救起。
《永不中断的广播》(罗马尼亚彩色故事片)
布加勒斯特电影制片厂1985年出品
编剧:奥列尔•米哈列,导演:迪努•特纳瑟
上海电影译制厂1986年译制
翻译:周明德,译制导演:孙渝烽
主要配音演员:童自荣、杨成纯、杨晓、盖文源、程玉珠、翁振新、孙渝烽、于鼎、周瀚、李梓、丁建华
罗马尼亚军队为了保护一座重要的人民电台而与德军浴血奋战,面对德军潮水般的多番次强烈进攻,罗马尼亚士兵在实力悬殊的境况下坚守阵地,激烈的弹雨,电台不间断的播送着抗战消息,鼓舞士气,最后终于在外围工人战斗队的支援下,发起反击,保住了广播站,并向全国播送了罗马尼亚八•二三起义的消息!
《巴布什卡历险记》(1973),长影1975年译制。片长76分钟,
少年巴布什卡和斯卡蒂二人划着小船送一个自称为植物学“教授”的人到狼岛去。途中,“教授”总是护着一只红皮箱,他的言行使孩子们感到非常可疑。不久,把“教授”送到狼岛,孩子们躲入芦苇丛中,看到了一个更为可疑的场面:两个凶恶的歹徒毒打“教授”,威逼他交出红皮箱,并将他绑在一棵柳树上。从几句听不完全的话语里,孩子们知道这是一伙行凶作恶的走私犯,他们为了独吞赃物而互相殴打残杀。事关紧要,巴布什卡和斯卡蒂想快些离开这个险境,可是被两个歹徒紧紧追着不放。孩子们想方设法,好不容易摆脱了两个坏家伙,把情况报告人民警察。由于走私犯的头子“海蛇”所设的圈套,两个少年又落入了坏人的魔掌。可是勇敢机智的巴布什卡和斯卡蒂都想法逃了出来。最后,他们协助人民警察将走私犯一网打尽。捕获了阴险狡猾的“海蛇”——巴理特。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1983)
影片描写的是在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三角洲地区,两名少先队员机智勇敢的和文物走私的犯罪分子作斗争,历经艰险,最后配合公安人员抓获走私犯的故事。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2 21:25 , Processed in 1.931384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