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摄影美图] 泉州古城寻觅 海上丝路 的古风遗韵

[复制链接]

绿铜v3_05绿银v3_05绿金v3_01紫铜v1_05紫银v1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身披着武夷山的朝霞晨雾,怀揣着大红袍的馥郁茶香,我们乘上了开往闽东南的列车,向着那一弯浅浅的海湾飞奔。

时间定格在十余年前的暮春时节,车厢喇叭里回旋着鼓浪屿之波的歌声: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

列车在八闽大地的崇山峻岭中穿行,到了傍晚时分,才翻越出闽西、闽中两列大山带,走完了福建的“八山”奔向了“一水一分田”的东南沿海地带,来到了“海峡西岸”的泉州市安营扎寨。




泉州城人头攒动,笙歌如海,一派繁华商阜 的景象

推开酒店高大的窗扉,华灯初上的泉州城人头攒动,笙歌如海,一派繁华商阜 灯火阑珊不夜天的景象。

春夜良宵,站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一隅,感叹着人生之旅的奇妙无常

早年在书本里多次读到“古泉州”以及“唐长安”两颗明亮的星辰曾经一南一北辉映在古老中国的历史天空中,光耀华夏星空。

身在“长安”的时日里,心中念念不忘、心驰神往着泉州城!此次八闽大地之旅,启程于“陆上丝绸之路”起点——大唐长安,灯火璀璨的仲春时节,落脚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古城,我的步履竟然将辉耀千年的两个“丝路”起点丈量,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池,周秦时代就已开发,公元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

翌日,穿行在南洋风情的骑楼红房子的中山街和西街,尽管天空飘起了细雨,行走在带有雨廊绵延伸展的商肆街铺前,人们可以从容自若地淘买货物,无须挂虑街心的雨水磅礴,稍不留意,云走了,雨水就收了。街心那独木成林的老榕树在亚热带的阳光照耀下愈加墨绿鲜翠,抖擞起满树的枝叶来,撒出一大片荫凉,招惹人们前去纳凉遮阳。

充盈着满眼的南洋风情,记起了泉州是中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一半的人口祖籍来自泉州,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就落户泉州。

我们在东街品尝了侯阿婆的烧肉粽,唇齿间是老泉州不变的岁月留痕;西街邂逅了被三角梅团团围裹的红砖老宅,寻觅着记忆深处的古韵风情!

泉州大开元寺被誉为泉南佛国”的美称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价。 循着“泉南佛国”的美誉,我们参拜了蕴藏着灿烂佛教文化和文物珍品的代表寺院——泉州大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的千年古刹开元寺,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唐代古刹 。

站在这莲宫梵宇,古朴斑驳,刺桐掩映,古榕垂荫的古刹前,仿佛感受到了曾经的商贾云集,车载马驮着丝绸锦缎、青花瓷器奔向帆樯林立的刺桐港码头,乘上那扬帆远航的大船,在南海的波涛中乘风破浪,漂洋过海.....

眼前熙来攘往的香客收回了我漫无边际的遐想。

步入开元大寺,占地78000 平方米的古刹大寺,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建在商阜城池的开元寺,虽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跨过分坐在天王殿两旁“哼哈二将”镇守的山门,就到了拜亭。据说,这个“凡草不生”的大石庭,每逢农历二十六日,便是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开元寺的布局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东西塔已成为泉州的象征。既是泉州人民的骄傲,也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眷恋的乡影乡愁。泉州街巷流传的民谚:做人要“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可见东西塔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

石庭两边分列着近千岁的古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更增添了——紫云大殿的肃穆庄严。大殿上方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字,以应桑开白莲之说。


大殿正中供奉的五尊大佛金光闪烁,法相庄严,工艺精巧得令人叹绝。大雄宝殿“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楞梭柱、蟠龙柱等。尤其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它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主印教寺移来的。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拜别了泉州古刹开元寺,我们驱车驶向东北方向的洛阳江。大巴“穿越”进现代的泉州城。道路笔直宽阔,两边茂密的绿树掩映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车来人往,繁华喧嚣。

现代的泉州位居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市经济总量连续15年居福建省首位。泉州港依然雄踞于中国东南沿海亿吨以上的重要大港之列,正扬帆远航在海上丝绸之路。

泉州洛阳桥,又称万安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

渐渐驶近了波涛滚滚的泉州湾,循着洛阳江浪急江宽的入海口望去,一座跨海的大石桥稳沉安详地凌波而卧,像一位慈祥的老者,千年来普度着众生熙来攘往的跫音,聆听着惠安女挑担摇摆的细碎步履,细数着泉州人的徜徉与徘徊;潮起潮落中迎来送往着泉州湾远航的桅影帆船。
这座绵延海波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用巨大石块砌成的坚固大石桥就是——泉州洛阳桥,又称万安桥,举世闻名的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构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1053年),历时六年建成。全部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千百年来,一提起洛阳桥备受赞颂的是北宋一代名臣蔡襄以及建造洛阳桥的实际主持人卢锡。洛阳桥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属必然。

眼前的洛阳桥与世无争地沉寂在泉州湾畔,游客稀落,桥头相伴百年的古榕绿荫匝地,四处泊着的小舟随着水波轻柔慢摆,我们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走过的斑斑遗迹,从蔡公祠步向石桥的那头,回望着桥上的七亭九塔,止步在扶栏与望柱间徘徊,细数着44座桥墩上那累累的牡蛎,你们是否千百年前播下的种子,为完成古代先贤圣哲交给你们胶结基石任务,经年累月,辛苦繁殖,无孔不入,胶结起洛阳桥基坚固的堡垒堤防,打造出900余年不垮、不散的洛阳桥!千百年前,智慧的炎黄先辈利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创造了桥梁建筑史的一大奇迹。我们一步步虔诚地丈量着先人们的智慧杰作——古老石桥,逍遥自在地越过洛江滔滔,心怀无限的敬仰之情!为生为华夏子孙而自豪骄傲!

结束了海上“丝路”的寻古访幽,邂逅了古老城池的古韵遗风,拜谒了华夏先人的辉煌业绩,我们向着那一弯浅浅的峡湾驶去。

清源山景区老君岩“老子天下第一"的道教石雕造像

途经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的清源山景区,迈过老君岩充满山野气息的石构山门,走过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与青山浑然相映,正前方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生长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尽数表达。沿着幽静的林荫石径前行,青砖院落的僻静角落,一树燃烧着热烈红焰的高大乔木照亮了我的眼眸。朝着那染红半天的红花树奔将过去,举目望向那高大的树冠,枝干挺拔的参天大树上,满树跳动着红色的火焰,如火如荼,繁花似锦。我捡拾起一朵落花,硕大的花蕾好似童年时脚踝上翻飞的鸡毛毽子,抬眼间枝桠上小木牌上——红木棉三字,让我石化了一般,心中嗟叹:“可怜生为北国女,不识木棉英雄花”。



邂逅舒婷《致橡树》点燃青春记忆的红木棉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你有你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雄的火炬 ......

刹那间回到我青春激荡的岁月,站在文艺汇演的舞台上 ,激情洋溢的朗诵着《致橡树》。作为“文学青年”在 “北有顾城,南有舒婷”的激情岁月里,英雄的木棉树被舒婷点燃在无数个“文学青年”的心间。今天不径而遇仓促邂逅,竟让我情难以堪!红木棉,你是那永远盛开在我青春岁月的英雄花,燃烧在祖国春雷声声的火红岁月里!

挥一挥手,再见了红木棉——英雄的花蕾,青春的花海!

随着游览的队伍,辗转登上青山如屏的老君造像前,这座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由于它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中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老君岩露天屹立,与大自然浑为一体,与日月星辰和谐共生千年岁月,经久不灭,足以证实誉称"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的发达兴盛。这座堪称为"老子天下第一"的道教石雕造像,的确名符其实,欣然拍照留影,留下了“老子天下第二”的永远定格。

历经数十年后,每每在天气预报泉州时,画面上的老君造像,都会唤起我不灭的记忆,难忘海上丝路——泉州的古韵遗风。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6 15:11 , Processed in 0.653060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