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娱乐综合] 《影》:谁是棋子?谁的棋局?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5130

灰铜v1_05绿铜v3_04灰金v1_05绿银v3_04绿金v3_01紫铜v2_01紫铜v1_05紫银v1_01灰铜v3_01绿金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0-4 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至少有两个结论是可以做出的:第一,这绝对是张艺谋新千年以来最好的电影。第二,再骂张艺谋有视觉没故事,确实不地道。

因为这一次,张艺谋终于踏踏实实讲出了一个莎翁悲剧式的故事,而邓超孙俪,在这个故事中奉献了各自电影生涯中最好的表演。


甚至郑恺关晓彤的表演,也超过人们的想象。


电影的故事像是张艺谋版的《影子武士》,但从影像上看充满了《蜘蛛巢城》和《乱》的影子。在拍摄了一系列《长城》这样的电影之后,已经63岁的张艺谋,终于跳出了资本之网,拍出了心中想要的那部电影,并与他毕生的偶像黑泽明,在影像中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影片的烂番茄新鲜度为89%,Metacritic评分则为88,如果加上国内豆瓣评分,这实际上是张艺谋的古装片第一次得到国内外众口一词的热赞,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吐槽张艺谋已经成为某种影迷的习惯以后。

某种意义上说,这场口碑的翻身仗来自于张艺谋对自己一场推倒重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视觉多么过度张扬,《长城》的商业堆砌多么让人厌烦,《影》的低调内敛又内蕴深藏就多门惹人疼。

电影海报上写道——“谁是棋子?谁的棋局?”

《影》是棋子,棋局,当然是张艺谋的。在和全中国的影迷博弈了这么多年以后,张艺谋终于赢回了一局。


在多年之前,有媒体标题这么写道——陈为艺谋,张奏凯歌。

当时代更迭,电影江湖已经不再由第五代把持,陈凯歌和张艺谋,却分别以一部古装片告诉整个江湖:你大爷曾经是你大爷,你大爷依然是你大爷。

电影是电影人最好的墓志铭,说句得罪的话,张艺谋终于又在自己的电影墓志铭上,刻下了漂亮的一笔。

故事说的不是三国,而是人性这件事,永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电影故事据说来自于三国,可改到最后,三国成了一个雏形,它最后说的,其实是替身的故事。

这个故事来自于张艺谋自己,剧本一开始是朱苏进的《三国荆州》,但张艺谋一直想拍替身,就把一个替身的故事融入了进去,朱苏进跟着开了三天会,实在拍不到一块儿去,撂下剧本走了,张艺谋就自己改这个故事。

最后连三国的背景也放弃了,因为大家都说周瑜会杀孙权吗?孙权会杀周瑜吗?这么拍肯定死。

最后荆州,就变成了境州。


故事背景,变成了一个架空的乱世。

邓超饰演的沛国都督子虞一心要攻下被夺的境州,但每况愈下的身体却成为他成就野望的最大阻碍。


身为子虞的替身,境州从八岁起,就生活在子虞的操纵之下。他的内心里,只想回到故乡,见失散多年的母亲一面。


郑恺饰演的沛国之王沛良表面享乐于王室,臣服于对手炎国,暗地却想利用子虞的野心,在收复境州后,巩固王权。


一个国家的野望与戾气,就都都压到了境州一人身上。

你死我亡的乱世之中,真身与影子,谁才是棋子,就成为《影》最大的悬念。

机关算尽的子虞,最终在孙俪饰演的妻子的帮助下破掉敌阵攻下境州,也准备好了与主公的决战,却唯独忽视了一枚棋子——境州。


经历过子虞的欺骗和主公的再次欺骗之后的他,不再是从前的影子,反而越来越像是真身本身,而真身躲在幕后太久了,反倒成为了影子。

尔虞吾诈,权谋之争,在影片中都有所体现,但这些都不是故事的重点,张艺谋真正要将的,是人,以及人的选择。

境州这个人物,他到底是如何从受制于人隐忍偷生,被逼到放手一搏绝地求生的?这是重点。


《影》的深刻之处,也就不止是揭示了一场战争与阴谋,而是把剑指阴谋背后的人性、权力与欲望。

《影》的本质,还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莎翁悲剧。

可贵之处在于,这一次的张艺谋,终于让权力,输给了“人”。

整个故事的叙事动力,就来自于影子这个角色身上不断的自我觉醒,当这个角色被权力玩弄被主公背叛之后,最终完成了复仇,却遭遇了命运更深的悲凉。


而当张艺谋将自己的故事重点从权力游戏宫廷斗法回到人,张艺谋却成全了张艺谋。

张艺谋的光影,拍出了阴阳
但讲故事的,是光影。

张艺谋这一次,几乎没有拍大场面,拍的是太极、阴阳、山水、对弈,但所有的光影又只服务于一样东西——

戏。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张艺谋对过往古装三部曲的一场反思,但从结果上看,就是——

《英雄》、《十面埋伏》的视觉极艳团体操美学,让位给了这一次的黑白灰红,唯一的一抹红,来自于血色。


《影》的武学意向,来自于太极阴阳,但电影的影像风格又何尝不是?

延续始终的低饱和度的色彩运用,加上布满书法的殿堂,屏风林立的寝室,比武时的站位与身法,甚至血液飘散的样子,无一不经过精心的设计。

形式感被做到了极致。


但这种形式感,传递的又是一种传统中国水墨丹青般的质感。从从人物的服饰到日常的用具甚至是兵器,都对应着阴阳黑白。

影像不仅是形式,也是故事,是人物,是命运。

张艺谋运用不同的泼墨变化形式,配合剧情的延展,就将人物之间的关系演变,人物性格的层次转变徐徐道来。在虚实的光影与空间转换之中,角色也如同黑白棋盘上的棋子,走出了各自的命运。


例如讲述子虞的故事,当他偷窥自己的妻子和影子时,那种光影的变化,便将一种强烈的悬疑感和人性之叵测,展现在这虚实变换之间。


又比如孙俪所饰演的角色小艾,所在场景最常见的就是屏风,屏风,就像是角色在片中的命运,在一个男人的权力世界里,女人没有位置,那么女人何以依附呢?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5 20:08 , Processed in 1.437511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