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红信》真正的悬念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604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本书令人——尤其是奎因迷——不满之处罄竹难书,但为了忠实于呆立在冷风呼啸的路灯下读完最后几页的自己,还是推荐一下。

作为故事,尤其是推理小说,《红信》的中段拖沓得有些过分,说到底它也只是个短篇的体量,诡计和翻转毫无新意。更糟糕的是,拖了这么长,也并未真正将几个重要人物立起来,倒是奎因和尼基在其中的种种表现很耐人寻味,从一个古怪的侧面拓展了读者对这两个频繁出现在系列作品中人物的认识。

奎因在本作中的表现比明显不太正常的主角们更像偏执狂,他仿佛极其热爱自导自演“城市公路片”,耗费大量的精力在一件仅有拙劣线索不断出现并且丝毫看不出成为开膛手那种经典案件潜质的婚内纠纷上,并最终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悲剧的发生。若主角不是奎因,把侦探也加入阴谋设计者阵列倒可能让故事更加有戏剧性。而可爱的尼基小姐用她的忠诚与牺牲完美地展示了一个美丽果敢的绯闻女助理形象,也许是书中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然而这本书从题目(The Scarlet Letters)到引言到腥红的封底,无一不在提醒着读者它与霍桑的名作《红字》之间的关系。

当年《红字》带来的震撼更多地来自于对它的解释与演绎,而文本本身大段的心理描写置于今日恐怕仍旧难有大量拥趸。《红信》情节始终看不出与《红字》的密切关系,而写作手法基本放弃了心理分析,更与前者大相径庭。

带着这个悬念终卷时猛然发现,原来二者的交点是为了维护爱人而甘愿忍受屈辱的女人!《红字》当中通奸的妻子背负的东西被百年后的奎因用推理小说的手法做了全新的解析,将原本尚留希望的结局推向了悲惨的深渊——“贝切勒小姐因通奸应当佩戴字母A来表示身份”,这个让读者先入为主的引言也许才是作者埋下的最大伏笔,若未读过《红字》,恐怕也不会生发出这层联想了。

又是半个世纪后,韩国导演边赫以更现代的手法再一次演绎了《红字》,剧情更加诡奇,画面尤其血腥,但感觉少了几分《红信》中文字营造出现的冗长焦虑感。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我挚爱的天使演员之一不久后暴烈自戕,与剧中她饰演的角色沐浴血海的影像悲惨地重叠在一起。奎因写作此书时基本也是巅峰的终结时刻,并且开始有人生中的悲惨事件不断发生,若非《红字》带来的诅咒作祟,至少也算是种巧合吧。

人生总有些时候,希望用腥红色抗议命运的不公。霍桑用笔戳向美国贫乏历史的心脏,奎因在故事中一次次演绎着公正的相对性,而早逝的她和《红信》中的妻子一样,凭着一股爱的勇气和倒置的责任感,无望地挣扎到底。这不是女性的悲哀,而是惯于欺凌弱小的人类天性带来的无解难题。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25 03:40 , Processed in 2.070298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