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娱乐综合] 《我们的四十年》:“年代味”服化道,彰显时代情怀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2800

绿铜v3_04绿银v3_04灰金v1_05紫铜v1_05绿金v1_01紫铜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1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日,这四十年来的生活、经济水平飞速发展,对于70、80后们而言深有体会。从BB机、大哥大、小灵通,到各种智能手机的演变;从互联网普及到如今网络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四十年的改革风貌,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巅峰和奇迹。

不过,谈及四十年的时代印记,最令人映像深刻的莫过于电视机。从第一台电视机的出现,到它对于一代人的影响,可以说是意义深远。正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播出的年代情感剧《我们的四十年》满怀诚意和匠心,作为改革开放推荐剧目,启动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时光隧道”,带领观众回到了拥有无限可能的“那个年代”。该剧以电视行业为切入点,讲述了幼年受到电视机影响的冯都,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成功的电视人的故事。

该剧开篇,以一帧帧年代纪事画面致敬时代变革,将不少观众带到了七十年代初期满赋情怀的老北京。没有塞车、没有电玩游戏、更没有随处可见的“低头族”。

一台“古董”电视机映入眼帘,老北京大院儿里各色人物围坐一旁如众星捧月。白天工作,傍晚“围炉”,这样的画面充满了人情味,也是七零年代初受电视机所影响的特殊“胡同文化”。

该剧汇集老中青实力演员,在演绎上博得了不少头彩,故事情节的惟妙惟肖,也成为了勾起观众念旧情怀的导火索。有趣的是,该剧播出短短几集,有不少网友被剧中的“年代感”圈粉。

好的剧目能够站稳口碑,离不开演员、剧本、幕后制作三方支撑。《我们的四十年》恰恰具备了这三点,小编发现,这部剧在制作上所呈现的“年代感”尤其亮眼。从场景到物什布置,可谓细致入微。
镜头中的老北京四合院砖墙瓦房,邮箱、配电箱,处处充满怀旧意味。

不同角色家中的布置也各有风格。肖战家—父母都是文化工作者,满墙书籍很是显眼。

冯都家—冯胜利是工厂门卫,家中布置和摆设与前者的书香气息截然不同。

还有院落里家伙什儿,堪称老北京四十年博物馆。


冯都房间里满墙的奖状,有几款你曾拥有?

摆在堂厅里的电视机和彩色琉璃瓶,蕾丝桌布、挂墙的相框等等,无不彰显着七零年代的复古风。

小卖部里放着多少孩子的童年馋味儿。

该剧在人物服化道上也别有用心。时髦女性头上的绸布大花。

男女都流行穿着的大喇叭裤。也是黑子的标配。

在剧中,以冯胜利为代表的父辈人热衷于“追剧”时刻的放松,并以买电视回家为目标;以冯都为代表的新生代,则对电视机产生了更多的“想法”。
年少时的冯都、肖战、黑子组成的少年三剑客,不仅会模仿电视机里的情节,也会利用电视机“投机取巧”进行收费,电视被没收,默契组团砸人窗户。这三人看似玩闹的画面,也成为了一代“调皮孩子”的缩影。

朱一龙表示:我也砸过窗户~

高中时期的三人组,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了不同观念。冯都爱攒电视;黑子一如既往的爱模仿电视;肖战与生俱来的家族优越感让他成为了专心学习的上进青年。

而接下来,他们因为电视机的影响远不止如此,从攒电视机到成为电视人,抒写的将是他们与时俱进的翻天变化。每晚19:30,锁定江苏卫视幸福剧场《我们的四十年》,一起回味专属于我们的特殊情怀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1 08:58 , Processed in 1.274019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