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爷的名字放一起,竟然是一张元素周期表
有人说,“元素周期表”的创始者是朱元璋。 这个说法,惊呆了我。 可是,再一看明代宗室的名字, 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且看明代宗室子孙的名字。 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 朱公锡朱在钠朱成钴 朱成钯朱恩铈朱恩钾 朱帅锌朱寘镧朱徵钋 朱效钛朱效锂朱诠铍 朱弥镉朱諟钒朱翊铕 朱勤烷朱孟烷朱悦烯 惊奇的发现, 这些名字竟然和元素周期表重合率这么高, 不信看对比图。 红圈的地方,就是朱元璋子孙的名字与无素周期表重合的字 为什么朱元璋子孙的名字和元素周期表重合率这么高, 难道,朱元璋真的能“未卜先知”。 其实,这是一个“巧合”, 而这个巧合和朱元璋的强迫症有关。 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全部都是木字旁: 朱标、朱樉、朱棡、朱棣 朱橚、朱桢、朱榑、朱梓 朱杞、朱檀、朱椿、朱柏 朱桂、朱楧、朱植、朱栴 朱权、朱楩、朱橞、朱松 朱模、朱楹、朱桱、朱栋 朱 、朱楠 朱元璋对子孙取名字有着严格的规定,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这么执著呢? 原来,朱家取名有一个传统, 就是根据出生日期取名,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因为他是八月初八生的。 父亲叫朱五四,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 曾祖叫朱四九,高祖叫朱百六, 五世祖叫朱仲八。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的父亲和兄弟都重新取了“好”名字。 为了让子孙后代也有个好名字。 朱元璋早早就给朱氏子孙定下了字辈。 规定后来朱氏子孙要按这个字辈命名。 朱元璋26首五言绝句, 给26个儿子定下了后代的字辈, 字辈用完之后, 就从第一开始,从头再来。 长子太子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次子秦王 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 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三子晋王 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 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四子燕王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这是字辈,明代宗室子孙命名, 以这个字辈作为第二个字, 第二字定了,对于第三个字, 朱元璋也有规定。 朱氏子孙名字的第三个字以五行作偏旁, 即金木水火土作偏旁。 并且,根据五行相生来定顺序。 五行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宗室命名的两字都已定下来了, 于是明代宗室子孙的名字就是这样的: 如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 曾孙朱祁镇、朱祁钰 …… 这些命名完全是按照朱元璋的规定来的, 字辈+五行偏旁。 可话说,字辈是定了, 这五行偏旁的字也不多呀。 而明代子孙逐渐壮大, 洪武初年,皇家仅有5位子孙, 到了永乐年间朱氏子孙增至127人, 而从嘉靖年间到万历三十二年, 皇子皇孙的数目从19661激增至8万多人, 对于如此多的皇子皇孙来说, 起名字成了头一个麻烦事。 于是,我们看到了朱慎镭、朱成钯这样生僻的名字。 名字实在不够用的时候, 不得已,他们只得造字。 而朱元璋子孙的名字怎么和化学元素表扯上关系, 这其中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徐寿。 徐寿是清末著名科学家,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1868年起,徐寿从事翻译工作,专门翻译西方化学的书籍。 他想把元素周期表翻译成中文, 在翻译中,他发明了音译的命名方法, 给这个化学元素起了个中文名。 例如,对固体金属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个与该元素第一音节近似的汉字,创造了 “锌”、“锰”、“镁”等元素的中文名称。 那个时候 ,化学元素应用并不普遍, 所以,徐寿就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替代, 而这与朱氏子孙起名的方法颇为相似。 朱元璋给子孙后代定下了“金木水火土”的命名规则, 而元素周期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金属元素。 于是徐寿翻译元素周期表时, 也不约而同的采用了金字旁的字, 于是,巧合就这样产生了。 元素周期表里包含许多金属元素, 而在中华文化中,又多以金字旁来构造与金属有关的汉字。 与其说是偶然, 不如说是人类文化对自然万物认知上的必然。 而徐寿将这些汉字运用于元素周期表上, 加强了这些生僻字的运用和传播, 所以,对于传播生僻字,徐寿应记一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