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一个不知名的小村竟藏着15座碉楼,《让子弹飞》不在这里拍可惜了 [打印本页]

作者: cooldaddy    时间: 2019-2-22 14:22
标题: 一个不知名的小村竟藏着15座碉楼,《让子弹飞》不在这里拍可惜了
2010年,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上映,金钱、权利、欲望、背叛……电影中各种元素交织,让人过足了瘾。除去故事和人物本身,电影色彩纯粹饱满,背景是沧桑感十足的碉楼、骑楼,烘托出那个时代独特的质感。
一部电影,将那些特别的建筑带到了人们的面前, 穹顶、廊柱、浮雕……在二至三层高的楼房上点缀着,充满了异乡的气息。难以想象,这是在中国大地上。
作为侨乡,广东的建筑很多都是这样的风格。《让子弹飞》的取景地梅家大院就是很典型的代表,但我今天要推荐的不是著名的梅家大院,而是另一个没什么知名度的小村子——浮月村。
浮月村位于台山市斗山镇。斗山镇可是“中国第一侨乡”,镇上人口仅54000多人,而旅居世界91个国家和地区的斗山籍华侨乡亲却有8万多人。之所以斗山镇能成为第一侨乡,是因为斗山镇的区位极好,毗邻港澳,距澳门48海里,离香港87海里。
浮月村就在这里。
浮月村这个名字,乍一听上去就觉得极美,脑海中仿佛能想象一个画面:静静的水面上,空中一轮皎洁明月把自己投射其中,就像是漂浮在水面上似的。
原先这里叫“浮溪村”,据说这块土地在600年前是一片荒滩,水涨潮时就会形成一片汪洋。唯独浮月村的地势比周围其他地方要高,像一个小岛,依然露出水面,远看就像浮在水上的明月,因此得名浮月村。
进入浮月村,你只觉得静。因为浮月村并不甚知名,没有太多的远来游客打扰,所以你可以在村中自在地闲逛,没有喧闹摆拍的游人,村子更显宁静纯朴、原汁原味。
村前有一个池塘,水面开阔。微风吹拂,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站定了眺望远方,不知名的村落、农田遥遥相对,如此自然秀美的景色,总让人疑心这是某个江南小镇。
走进村内,真正的奇妙都藏在里面。
随处可见的洋楼,典雅气派,与周围广袤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浮月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展露无遗。
细看浮月村的洋楼,构造十分特殊。它们以西式为主,只在局部和部分材料上还保留着中国南方农村的特色。
更为特殊的是,这些洋楼兼具了“洋楼”与碉楼的风格,上面是西式洋楼风格:廊柱、浮雕……下面则是碉楼风格。洋楼建筑的外墙大多布有枪眼,有些还建有阳台式的瞭望台,既有住宅的功能,又有防御的作用。
这样的洋楼,村子里共有15座,包括中山阁、贤安庐、安雅庐、兰芳居、觉庐、蓁华居、恒安居、仕庐、英庐、源庐、炯庐、鋈庐、晃庐、惠华居和陈国旗楼。
远远看上去,洋楼就像是随意地散落在田间里,浑然如画,仿佛它本来就应该存在。
这15座洋楼,有一定历史了,都是上世纪十至三十年代,一些经过艰苦创业、勤俭聚财的旅外乡亲,携款回乡建造的。他们先请洋人建筑师设计了图纸,然后回乡找工人建造。因此,今天的这些洋楼,你能看到古罗马的穹顶、古希腊的立柱等西方建筑元素,同时又包含了广东的传统建筑艺术,东西方的文化既有融合、又有对比,再加上洋楼、碉楼的结合,最终出来的成品十分有趣、迷人。
洋楼大多数是以楼主的名字或取楼主名字中的一个字命名,只有少数几座是例外。中山阁一眼能看出,是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其他几座洋楼的楼名则表达了主人对平静生活的追求,颇具文化内涵,耐人寻味。
在村子中行走,洋楼沧桑斑驳的外墙让人震撼,大朵大朵的云朵压在建筑之上,成为它的背景,让人不禁感慨,如此美丽的建筑,能被完好的保存到今天,让我们有缘得见,确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有些洋楼还有人居住,有些则已空置多时,不再辉煌,但它们还没有因为成为景点而被过多的翻新修饰,保持了原汁原味。
曾有人写过一篇散文,以优美的文字歌颂了浮月洋楼的建筑之美、艺术之美,他把浮月村的15栋洋楼比作一幅暗黄色但溢光流彩的中西交融长轴,更似一页页激扬的文字,让慕名前来的人一时惊喜,一时释重,最后肃然起敬。
的确,这也是我在看过浮月村洋楼之后的感觉,建筑让我倍感惊喜,但它背后那些背井离乡、战火纷飞的故事让我凝重。好在,如今一切都过去了,游子也终于归了家。






欢迎光临 (http://ftp.zasq.net/~zazw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