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笔迹心理学》PDF扫描版 作者:郑日昌 [制作者:不详]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不同人的书写习惯所表现出来的笔迹符号的形态特征,及其反映出来的书写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行为个性特点的一门科学。笔迹心理学,对于现今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做为一门古老而又悠久的学科,它在我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却未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关于笔迹与心理的关系,我国历代书法家、文学家、文献学家、医学家、哲学家等都对此有很深刻的认识。例如:西汉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唐代韩愈在评论张旭的草书时说:“喜怒窘穷,忧悲,愉逸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不草书焉发之。”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断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这就是著名的“书如其人”的观点的来历。在我国民间,也流传着“相人不如相字”、“见字如见面”的说法。可见,笔迹学在我国的流传即久远而又普遍。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0 02:16 , Processed in 0.59459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